您的位置: 首页 家常菜谱

经期食谱补血补气 ,补气养血是关键,食疗按摩教你不做痛经人

浏览量:100    2024-10-25 13:22:29

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,很多姑娘都为了生活和工作奔波,忽视了自己本身的生活和身体,造成的结果就是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慢性问题,

比较典型的就是畏寒怕冷,脱发早衰,月经不调等情况,其中最多的就是关于月经不调的问题了,就我本身,其实经常都能接到咨询月经提前,痛经,久备不孕等等和例假相关的问题咨询,今天就如何调理例假来给大家讲一讲~

女人以血为本,气血好的人,气色和皮肤绝对不会差,同样的大多数的女性例假问题,都与气血失调有关。所以想要姨妈变乖,离不开对气血的调养。

另外,我们在调养中需要注意的是,补血的同时一定要补气,甚至要以补气为先,气血双补才能真正起到作用。

常见的补气药材有:黄芪、党参、西洋参、人参、太子参、白术、山药、白扁豆、甘草等。

常见的补血药材有:当归、熟地黄、白芍、何首乌、阿胶、桂圆等。

由于汤药的剂量不太好掌控,在此推荐几款补气血的食谱给大家,方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进行食补调养气血,

1、红糖姜茶

【原料】

红糖——促进血液循环,活血舒筋,暖脾健胃,化瘀生新之功效;

生姜——性味辛温,有散寒发汗,化痰止咳、和胃止呕,驱寒防湿等效果。

【做法】:将30克生姜切丝入锅,放入约250毫升的水,放两勺红糖,煮开即可。早晨饮用最佳。

【作用】:补血、益气,活血化瘀,通经,适用于产妇,体寒血虚女性,体内有热证的不适宜多喝。

2、砂仁猪肚汤

【原料】:砂仁10克,田七9克,猪肚100克。

【做法】:猪肚洗净,刮去内膜,去除气味,与砂仁、田七一起放到锅里,加水适量烧开后用小火煮2个小时左右。煮完后喝汤吃肉即可。

【作用】:化寒祛湿、疏肝解郁、行气宽胸、补虚损、健脾胃、补气血,适合孕妇,及气短消瘦女性食用。不适合阴虚火热体质。

3、三红补血茶

【原料】:大红枣(健脾胃,补气血)、桂圆肉(心脾同补,气血双补)、枸杞(滋补肝肾,养气血)

【做法】:大红枣、桂圆肉、枸杞各等量,3-5克,泡水喝,可放红糖,让口感更好

【注意】:所有补血的茶方,如果你正在上火,或者正在感冒,或者正在例假期间,都不能喝

4、龙眼大枣蛋汤

【原料】:鸡蛋200克,龙眼肉50克,干红枣30克,当归30克,红糖50克。

【做法】:把龙眼肉、红枣、当归洗净,红枣去核,鸡蛋煮熟去壳。然后取砂锅,放入龙眼肉、红枣、当归,加大约两碗清水,大火烧开后小火煮20分钟,再加入鸡蛋、红糖煮15分钟即可。

【作用】:健脾益气、养血安神、养血活血,适合女性气血两虚,经期、经后腹痛时服用,脸色不好的女性也可以适当服用。‘

5、人参大枣粥

【原料】:人参10克(补气),大枣5枚(补血)

【做法】:把人参切片,大枣洗净备用。人参放到砂锅里,加清水浸泡半天,加上大枣,煮大约1小时即可。

【注意】:有热证的人不宜食用。

6、牛奶鸡蛋小米粥

【原料】:牛奶50毫升,鸡蛋1个,小米100克,白糖5克,葱花少许

【做法】:小米洗净,浸泡片刻;鸡蛋煮熟后,剥壳切碎备用。锅置于火上,注入清水,放入小米,煮至八成熟。倒入牛奶,煮至米烂,再放入鸡蛋,加白糖调匀,撒上葱花即可。

【作用】:此品可补气健脾、美白养颜,适宜气虚、皮肤黝黑、脾胃虚弱的女性食用。

7、桑椹膏

【做法】:选择紫红色完全成熟的桑椹,去掉柄和杂质,洗净榨汁并过滤,将过滤后的桑椹汁放入锅内,用小火浓缩成膏。然后加入蜂蜜调匀后放冰箱,储存起来吃。每次1勺,一天1-3次,温水送服。

【作用】:滋阴补肝,调养气血,健体安神,对于神经衰弱,气虚血少的女性特别适合。

8、大麦红枣粥

【原料】:大麦40克,大米40克,红枣适量,冰糖8克,葱8克

【做法】:大麦、大米均洗净泡发;红枣洗净,切片;葱洗净,切花。锅置火上,倒入清水,放入大麦与大米,以大火煮开。加红枣、冰糖煮至浓稠状,撒上葱花即可。

【作用】:此品可补气养血、养心安神,适合心烦抑郁、闷闷不乐、失眠健忘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、低血压患者食用。

9、板栗桂圆炖猪蹄

【原料】:板栗200克,桂圆肉100克,猪蹄2只,盐3克

【做法】:板栗入开水中煮5分钟,捞起剥膜,洗净,沥干;猪蹄斩块后,入沸水中汆烫捞起,冲洗干净。将板栗、猪蹄切块后放入炖锅中,加水煮开,改用小火炖70分钟,桂圆肉入锅中续炖5分钟,加盐调味即可。

【作用】:此品可益气养血、强健骨骼。一般人都可食用,是老年人、女性和术后者、失血者的食疗佳品。

10、黑木耳猪蹄汤

【原料】:猪蹄350克,黑木耳10克,红枣2颗,盐3克,姜片4克

【做法】:猪蹄洗净,斩块;黑木耳泡发后洗净,撕成小朵;红枣洗净。锅注水煮开,下猪蹄去血水,捞出洗净。3砂锅注水煮开,下入姜片、红枣、猪蹄、黑木耳,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煮2个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。

【作用】:此品可补气养血、美容养颜、强筋壮骨,适宜筋骨痿弱、贫血、皮肤粗糙等人群食用。

11、党参黄芪猪肝汤

【原料】:党参10克,黄芪15克,枸杞子5克,猪肝300克,盐3克

【做法】:猪肝洗净,切片。党参、黄芪洗净,放入煮锅中,加适量水以大火煮开,转小火熬成高汤。熬约20分钟,转中火,放入枸杞子煮约3分中,放入猪肝片,待水沸腾,加盐调味即可食用。

【作用】:本品具有滋阴养血、养肝明目、益气补虚的功效,适合气虚、夜盲症、长时间在计算机前工作者食用。

12、三色炒猪腰片

【原料】:猪腰1副,黑木耳50克,荷兰豆50克,胡萝卜50克,盐4克,食用油少许

【做法】:猪腰洗净对剖,剔去内面白筋,切花刀,余去血水。黑木耳洗净去蒂,切片;荷兰豆撕去老筋,洗净;胡萝卜削皮,洗净切片。锅置火上,加入食用油烧热,先下黑木耳荷兰豆、胡萝卜炒匀,将熟前下猪腰片煮熟,加盐调味即可。

【作用】:本品可益气养血、补肝益肾,适宜肾虚所致的腰酸痛、耳聋、水肿、小便不利者食用。

13、玫瑰红枣茶

【原料】:干玫瑰花6朵,无核红枣3颗,黄芪2片,枸杞子5克

【做法】:将黄芪、枸杞子洗净;无核红枣切半;干玫瑰花用热开水浸泡片刻。将所有材料放入壶中,倒入热开水,浸泡约3分钟即可。

【作用】:本品可补血益气、调经止痛,适宜气血不足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面色萎黄、爱美的女性饮用。

14、黑糯米糕

【原料】:黑糯米500克,莲子4颗,白糖150克,白芝麻少许

【做法】:用温水将黑糯米泡3个小时左右;莲子洗净去心。黑糯米中加入白糖,拌匀再装入锡纸杯(模具)中,将莲子放入,蒸40分钟至熟,撒上白芝麻即可。

【作用】:本品可健脾益胃、补血益气,适宜慢性病、病后恢复期、身体虚弱、贫血、须发早白者及孕妇食用。

15、菠菜猪肝汤

【原料】:猪肝150克,菠菜250克,味精1克,盐2克,胡萝卜适量

【做法】:将菠菜去根洗净,切成段;胡萝卜洗净,切片;猪肝洗净,切成片备用。锅内加适量清水,大火煮沸后,加入菠菜、猪肝、胡萝卜片,稍沸后,加味精、盐调味即成。

【作用】:本品可养肝补血、润燥滑肠,适宜血虚痿弱者,视力减退、两目干涩者,大便秘结者食用。

另外,中医在调养气血的养生方法中,按摩推拿是不得不提的。和食疗一样,它可能不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但胜在安全方便。


推荐给大家两个穴位,补气找气海穴,补血找血海穴。

血海穴

【位置】:髌骨(圆的膝盖的骨头)的内上角,往上两寸的距离(三个手指并在一起,取最窄处)就是血海穴。

【作用】:

1)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,脾能生血,而血海穴有化血为气、运化脾血的功能。

2)血海穴能帮助人体清除淤血,还能促进生成新血,可以很好地引血归经,补血养肝。

3)没病的时候可以揉按血海穴进行补血养血,还可以治疗与生理期、膝盖疼痛、更年期综合征有关的各种症状。如痛经、产妇的酸痛感等。

4)血海穴也是治疗皮肤病的要穴,对皮肤过敏,湿疹,皮廯、皮炎等,都有些效果,所以如果有相关的问题,也可以去拍打血海穴。

5)血海穴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像妇科炎症,脸上有斑,也有一定的效果

【补血方法】:

1、拍打血海穴

在上午9点-11点之间,可以轻轻拍打血海穴,拍打5-10分钟,可以行气活血,健脾补气血的作用。

注意:经期、孕期不能拍打血海穴;晚上不适合拍打,可以轻揉

2、揉按血海穴

在上午9点-11点之间,坚持点揉两边血海穴各3分钟,以轻揉为原则,力量不需要太大,感觉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就行。

气海穴

【位置】:气海穴在肚脐下面1.5寸的位置(两个手指并拢后的最窄宽度)

【补气方法】:

艾灸气海穴

准备一根艾草条把它点燃,拿这一头来对着气海穴,隔空3-5厘米的位置,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热度范围之内,一直保持10-15分钟。

注意:如果不上火就可以每天一次,连续做上半个月到一个月;如果容易上火,建议一周1-2次做为一个保养方法。

除此之外,腹式呼吸和揉腹也可以进行补气:

1、腹式呼吸

在睡前先把双手掌心搓热,然后拿掌心轻轻搭在气海穴上,同时做腹式呼吸,这就是温补元气的一个方法,也可以帮助进入深度睡眠。

腹式呼吸就是用腹部来呼吸,吸气时腹部鼓起,吐气时腹部收缩。

2、揉腹

双手叠在一起,以肚脐为中心,先以“逆时针”方向适力慢慢揉36圈(逆为清,顺为补,遇补要先清),再以“顺时针”方向揉36圈。每天早中晚三次。

注意:不要在饭后揉腹,可以在饭前或者在饭后至少半个小时进行揉腹,女生在经期不能揉。

最后,友情提醒各位女性同伴们,平时多注意月经的变化,就能提前让你们了解到身体气血的变化情况,有助于大家更快更迅速地做好防范措施,及时补气补血,做到“治未病”,达到养生的目的。

相关文章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红烧鱼美食网 琼ICP备2024042152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