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览量:100 2024-11-14 09:27:37
民以食为天,不论古今,吃饭对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。
古人不似现在,对于饮食是非常有讲究的,现在一日几餐都随自己意愿,普通情况下是一日三餐,分为早、中、晚,但是古人并非如此。
在早些时候古代是没有晚餐一说,他们每日只需吃两顿即可,是为“一日两餐”,而后随着朝代的改变,才慢慢的变为“一日三餐”。
那么,中国是从哪个朝代开始“一日三餐”的呢?
一日三餐正式起源于宋朝,但从汉朝开始就已经有了一些改变。
秦汉以前人们一直都只吃两餐。
一是因为那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,粮食产量欠缺,平民百姓基本生活得都很穷苦,即使一天两顿饭都已经很不错了,像一些条件更加困苦的家庭甚至一天一顿。
二是因为古代为了规范管理社会秩序严格实行宵禁制度,天黑以后就不准人们再在街上行走,所以人们也只能在天摸黑了之后洗洗睡了,睡得早自然也就不需要吃什么晚饭。
所以,这一阶段人们只在上午八九点左右吃一顿,下午三四点左右吃第二顿。
汉朝起,人们逐渐开始吃早点,在当时称作“寒具”,也就是在早上洗漱过后简简单单吃的一顿饭,也是从这时起,人们一天三顿饭有了早、午、晚之分。
宋朝经济文化迅速发展,传统的宵禁制度被打破,市场也有了早市、夜市之分。
当时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民阶层,就可以在天黑之后结伴逛一逛市场,听听戏、喝喝小酒、尝尝小食,这样一来宋朝开始就逐渐出现了宵夜,人们一天三餐的习惯也慢慢养成了。
所以,古代一日三餐习惯的出现自宋朝起,一是因为生产力提高,物产资源丰盛,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,二是因为传统政策和制度的改变。
虽然此后明清时期政策严谨,又恢复了曾经的宵禁,但人们也依旧遵循着吃晚餐的习惯,一日三餐的习俗就这么流传了下来。
相关文章
面食探秘:中国各省各地传统面食,口味争夺战激烈,你尝过哪一种?
发布时间:2025-05-06腊肉如何储存? 腊肉直接存放冰箱就错了!涂抹一点它,明年味道一样好
发布时间:2025-05-0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红烧鱼美食网 琼ICP备2024042152号-5